推荐 | “超级中学”不改变,中国人喝汤的格局谈何扭转?
精彩导读
中学是育苗,高考是选苗,高校是把苗培养成树。树能长多高,首先取决于苗的质量。对国家高等教育来说,他们希望选拔到真正基因良好的苗,以便出成果,没有好苗,回答“钱学森之问”就是空谈。
如果中国的超级中学模式不加改变的话,美国人吃肉,我们喝汤的格局无法根本扭转,甚至连汤都喝不上的可能性都存在。
曾有18年的时间,我在地方的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。我所知道的是,地方上只有两类学校,一类是做成了“超级中学”模式的学校,另一类是想做“超级中学”而不得的学校。在今天中国的大多数地方,超级中学是效仿的榜样而非批评的对象。
中国社会发展差异太大了,尤其是像衡水这样的地区和北、上、广之间。落后地区的孩子在想怎么保二争一,或者保三争二;大都市的孩子在想究竟要不要去华盛顿大学。落后地区的教师们在想,怎么把踩线生抓上去;大都市的教师在想,怎么保住模拟联合国辩论赛的名次。落后地区的家长在想,全家的命运就在高考这一锤子买卖上了;大都市的家长在想,孩子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最重要。从根本上来说,超级中学模式是中国高考制度和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必然结果,是基层教育千锤百炼之后长出的奇葩。
马克思说,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,所以,如果把所有的批评加在超级中学模式身上,我认为是不公平的。
首先,超级中学是基层教育为了应对高考挑战而被迫采取的措施,正所谓“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”。不追责楚王的爱好,只批评宫女谄媚,有避重就轻的嫌疑。
其次,超级中学对于中差生来说,是有相当帮助的,对部分较好的学生也有一定益处。
在地方一所重点中学时,我曾经带过一个班。当我在高二接手这个班时,这个班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三分之一在打牌,三分之一在睡觉或看漫画,三分之一在听课。一到晚上,学生成群结队去网吧打游戏。去网吧逮人成了我的日常工作,我还不时去派出所把打群架的学生领回来。总之,我的精力主要不是用在教学上,而是用在跟学生斗智斗勇上。不要说素质教育,就连应试教育都没办法安心做好。那时,我最大的愿望是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做几道习题,能够把考试放在心上。毕竟,一个热衷于考试的学生,你不用担心他周末在哪里,也不用担心他会学坏。
这就是中国基层许多学校的生态,高度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的超级中学模式,是地方上大多数家长的共同愿望。在来北京之前,我听到家长说得最多的话是“老师,请把我家孩子管严点儿”,甚至有些家长还说:“孩子不听话就给我打。”其实,许多听说读写都有障碍的学生需要压力,需要标准,需要严格,所以超级中学模式效果会相当突出;即便对中等生来说,超级中学模式也会有较多正面作用。这个正面作用不仅在于分数的提高,还在于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发展。
中等生之所以为中等生,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努力不够,他们往往无法克制玩耍和贪图轻松的诱惑,很少有机会体验到持续、专注学习给人带来的成就感,他们的问题在于缺乏克制力和毅力。这时,适当的压力和鼓励以及团队积极的氛围,可以从外面推他们一把,在他们举棋不定、犹豫不决时,帮助他们战胜软弱。超级中学模式显然是帮得上这部分孩子的。
另一部分中等生,往往很努力,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有问题,超级中学模式对这部分学生帮助不大,甚至弊大于利。
说到弊,便不能不提超级中学模式对拔尖人才的伤害。什么是拔尖人才?拔尖人才跟分数没有必然联系。据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约瑟夫•兰祖利教授统计:在美国,只有一半被纳入人才库的人在学校时成绩排名位于前5%,而这些人也只占排名前5%学生的一半。人才库中另外50%的人则和成绩没什么关系。无独有偶,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形。恢复高考以来的3000多名高考状元,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。可见,真正的拔尖人才不是通过分数培养出来的。
拔尖人才具有以下特点:
1.无须很多次重复和练习,就能比大多数孩子学得快,对常规课程和重复任务感到厌烦;
2.对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感兴趣,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,对感兴趣的事情能长时间地高度集中注意力;
3.高度个性化,善于屏蔽与自己的思维、兴趣无关的人和事。四、发展往往不均衡,极端痴迷某事,极端厌倦另一事。
而超级中学模式的特点是什么呢?
1.重复练习。课程和任务高度统一,就连锻炼身体都要统一跑操。
2.接受型教育模式。重在灌输、消化和吸收,缺少质疑精神的培养和学生多元精神需求的满足。
3.高度集体主义,忽视个性,甚至扼杀个性。天才是别人在做些什么的时候,他做了完全不同的事情,或者什么也不做。但超级中学模式却要求整齐划一。
4.总分取胜,全面发展。超级中学模式不允许偏科,一偏就难上名校。当一个存在短板的拔尖人才,被弥补了短板时,他天才的一面很可能就被扼杀了。你让钱钟书这样的人,数学必须考135分以上,那他还能成为钱钟书吗?
显然,超级中学模式无意中站在了敌视拔尖人才、摧残拔尖人才的一面。事实上,拔尖人才基本上不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,而是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,自我发现、自我唤醒而生长出来的。学校所要做的,首先是给他自由,给他选择的机会;其次是适应他的需求,为他服务。
我在美国参访时,一所私立名校给我们上了一课。他们有一个学生数学超级棒,起初老师们让他自由选择是否上课,后来根据他的需求联系大学,让他到大学听课。而中学离大学有一段路程,怎么办?学校派专车接送。我们很困惑:一个学生也派车吗?他们坚定地回答:“是的,一个学生我们也要接送。”这个事情,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人占了70%。没有自由和服务,就没有天才。
超级中学模式不仅摧残拔尖人才,而且造就伪拔尖人才,对一流高校的人才选拔造成了困扰。众所周知,高考虽有选拔性功能,但高考的难度不足以选拔出真正拔尖的人才。以数学为例,高考数学140分以上算高分了,但就在这个“拔尖群体”中,其实差异非常大。如果难度再上去一点儿,有的学生只能考四五十分,有的却还能考140分。这就意味着,学生只要资质中等偏上,靠不断补课和重复练习,也能混进“拔尖学生”的队伍,从而占据清华、北大等一流高校的指标,但这类学生缺少足够的学术潜力。正是因为有这个弊端,所以尽管饱受诟病,高校仍然想用竞赛加分、保送和自主招生等方式来打补丁,以便招到真正具有学术潜力的孩子。
中学是育苗,高考是选苗,高校是把苗培养成树。树能长多高,首先取决于苗的质量。对国家高等教育来说,他们希望选拔到真正基因良好的苗,以便出成果,没有好苗,回答“钱学森之问”就是空谈。什么是基因良好的苗?我认为,是在比较天然的环境下,能长得非常壮硕的苗。而超级中学模式是一种人工环境下过度施肥精耕细作的模式,表面看果实粒大饱满,其实做种子的潜力有限,并不应该被拣选出来。
综上所述,超级中学模式是中国应试教育模式的极端,是应试教育的象征性符号,它把中国应试教育的优点和缺点都鲜明地体现出来了。
一方面,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大量具备一定听说读写能力的合格劳动力,也能培养吃苦耐劳且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优秀人才,从这个角度来说,超级中学模式有存在的合理性。
另一方面,由于高考是个竞争性游戏,超级中学增加的名校录取人数,必然是兄弟学校减少的人数。它对整个地方教育质量的提升,并无意义,恰恰相反,这样一头应试大鳄,搅动了所在地方的整个教育环境,使应试竞赛更加激烈,饲料和生长激素被竞相滥用。对本来就体弱的中差生来说,激素可能还有一定的正面作用;而对本来就强壮的拔尖生来说,激素只能导致其生长期缩短,天花板现象提前出现。
今天的超级中学已经成了所在地方尖子生的洼地,早已走出了生存困境,理所当然应该对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教育担负起应有的使命,理所当然应该探索新的教育路径。一个显而易见的差别是,当我们的优秀学生在重复做题的时候,美国学生在动手做实验;当我们的拔尖学生仍然在为奥林匹克竞赛拼搏的时候,人家在跟着科学家做课题;当我们的精英学生在假期里参加各种补习班提高分数时,他们在非洲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救援活动。
如果中国的超级中学模式不加改变的话,我们将培养出大量中低技术岗位的人才,而这些岗位极有可能在未来被机器人和3D打印机取代,那么,未来科学技术的制高点仍然是美国人的,我们将始终处于世界经济产业链条的中低端环节,美国人吃肉,我们喝汤的格局无法根本扭转,甚至连汤都喝不上的可能性都存在。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互联网给整个世界带来的变化,我们永远不要低估这个时代的发展速度。我们要想占据整个世界发展的制高点,要想在科技创新领域赶上美国,就必须在拔尖人才的培养方面抛弃超级中学模式,而向欧美学习。
| 来源:《教师的力量》
| 编辑:校长派
版权说明:校长派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请标明作者及出处。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文章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